找到相关内容125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僧肇哲学对生死问题的解决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

    恐惧,就成为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问题。  但道家的“忘”是不成功的,或者说,并不能使人“没有死生的观念”。直至东晋时,信奉天师道的王羲之在《兰亭诗序》中还说:“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”①其根源...死于非命!东晋文学的主流是玄言诗,从情转向理的原因并不复杂,无论是抒情还是谈理,都是要寻找现实中所没有的宁静与自由。  西晋时的金谷雅集与东晋时的兰亭雅集分别是两晋时期的文学盛事。石崇、潘岳等人曾集会...

    李昌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4761402.html
  • 苏轼与宝月大师的交往

    )对这次未能与惟简见面,苏轼感到非常遗憾,怅惘之情溢于言表。   治平四年(公元1067),苏轼在川居父丧。惟简前往造访,适遇苏辙拿来《兰亭摹本》,于是,“宝月大师惟简请其本,令左绵僧意祖摹刻于石。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0061477.html
  • 古刹今寺话净因

    兰亭记永和,海陵修褉酒人多。  浮觞最是南河好,万善桥前水不波。  万善桥即净因寺门外的一座桥,可见净因寺周围环境之雅致。  净因寺原来的主体建筑,只有山门殿与大雄宝殿,没有天王殿,而山门殿与大雄宝殿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34464721.html
  • 北禅寺谈往

    地清静。神活越传越奇,于是捐款源源而来,到皇庆初(1312年),北禅寺终于修葺一新。书法家赵孟頫还为寺中大通阁写了碑记。《红兰逸乘》说,当时北禅寺主持正吾和尚藏有定武本《兰亭序》,秘不示人,赵孟頫和他...

    朱 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5266440.html
  • 潭柘寺戒坛寺

    倒也涓涓可爱。只是流觞亭雅得那样俗,在石地上楞刻着蚯蚓般的槽;那样流觞,怕只有孩子们愿意干。现在兰亭的“流觞曲水”也和这儿的一鼻孔出气,不过规模大些。晚上因为带的铺盖薄,冻得睁着眼,却听了一夜的泉声;...

    朱自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5768310.html
  • 大理的日本四僧塔

    叶榆稗史》载:“天祥喜诗,寡言,书画皆妙,善书兰亭,笔意入神。……天祥七十四坐化,葬弘圣寺后,斗南、逯光古墓北十步,为六方幢型。刻诗碑四于灵塔,选诗六十首,达果⑧撰书。”可以确定,天祥是日本四僧塔的四...

    杨士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4669009.html
  • 古代江南佛教艺术掠影

    隽永的境界。王羲之被后世尊为“书圣”,传世之作有《佛遗教经》、《金刚经帖》、《兰亭序》等。至盛唐,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再次融合,产生了楷书。名书法家颜真卿的祖父亦好佛理,颜真卿受其影响又师承释智永,其作品...

    郁永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453279401.html
  • 崇福西寺古迹

    罗汉堂阁”和“藏经阁”。“三阁”内有“三圣尊像”和“五百大罗汉”,还有许多雕塑、绘画、刺绣等古代艺术珍品。   “ 四件宝” 中的第一件宝是寺内留存的历代碑刻:有王厚之临本《兰亭序贴》石刻、唐朝《...

    范树立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11490189.html
  • 近现代居士佛教

    。如武汉巨商王森甫、在上海经营药厂的玉慧观,皆皈依太虚大师,对大师在武汉、上海推进佛教事业捐资甚多。上海工商界著名人士王一亭、聂云台、冯梦华、关●之、方子藩、闻兰亭、简玉阶、简照南等,皆为佛教护法。王...在上海。1922年,沈心师、王仙舟等又于觉园发起成立“上海佛教净业社”,以弘扬佛法、精修净业为主旨,金怀秋、关●之、闻兰亭、黄涵之等相继担任社长。1956年,该社与上海佛教居士林、省心莲社、阐化法会等...

    佛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45039637.html
  • 黄庭坚“心”意象中的儒与禅

    的作用。如在观摩王羲之的书法名作《兰亭序》时,他指出“要各存之以心,会其妙处”(《又跋兰亭》)。在《跋与张载熙书卷尾》中说:“凡作字,须熟观魏晋人书,会之于心,自得古人笔法也。”学书时应该心不旁顾,...

    昝红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5048886.html